进入九月,城市似乎在几日间完成了季节的转换,窗外由绿变黄,天气由暖变凉。由于季候的变化,市民朋友们在日常健康养生中也遇到了一些疑惑。对此,常州图书馆特意邀请到了营养学教授黄晓燕,作为9月16日常图讲座的主讲嘉宾来为观众们谈谈初秋季节主食的营养和健康。
对于主食的营养和健康,主讲人黄老师想讲的有很多,她作为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多次与社区街道合作,开展有关营养学的健康知识普及活动,所以她非常了解听众们心中所惑和切实所需。在讲座中,她涉及到了主食、营养和如何合理进食的内容。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中便提及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里的“五谷”可能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对于主食的归类,同时也强调了五谷在饮食中首要的位置。我们通常把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理解为主食,例如大米、小米、玉米、薯类等等。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最新版中第一条便说“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强调了我们日常饮食中主食的重要性,由于它们是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的提供者,可以说是我们的日常能量最大来源。而我们常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主食以大米为主,黄老师提醒大家可以丰富主食的种类,如含有更高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的小米,从而均衡人体所需的更多营养。
除了强调主食的营养和价值,黄老师还分享了如何合理进食以及避免误区。我们所说的秋日进补主要是养脾,适当在主食中添加南瓜、黄米等食物,安抚在夏季中进食过多凉性食物而脆弱的脾胃。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注意粗细搭配。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要在饮食中过分注重口感,追求重油重味,也不能为了瘦身而放弃主食,这几年流行的辟谷也要因人而异,不可盲目跟风。
秋天很短,但也给了我们充足时间去调理身体,从盛夏过渡到漫长寒冷的冬季。
(文字/社会工作部 徐丹 摄影/数字资源部 余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