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常图公众号

常图视频号

常图抖音号

读者服务中心:0519-88100101

常图快讯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 常图快讯

研究文化产业 做讲坛知音

来源:常州图书馆 发布时间:2007-01-18
 

 

2006 12 2 周六下午走出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上海电力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家珉教授的《城市精神与市民文化生活》报告已结束,我感慨万千,思绪翻滚,在交给工作人员“龙城讲坛”活动信息反馈表后,我才意识到,全年九讲内容,自己除了第八讲有事未参加以外,其余八讲全部参加了,对讲坛的情况十分清楚,感受深刻。

我是市图书馆的常客,已经连续四届荣获两年一度评选的市图书馆优秀读者称号。以前的双休日经常上图书馆借书、还书,但从2000年开始,因为要考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繁重的学业基本上课程安排于周五、周六、周日,所以相对于以前许多年来说,近年的双休日来图书馆的时间相对少了。因为要考试,复习、上课、写论文等等。在图书馆5楼曾经收看过“都市文化系列”视听讲座,对上海东方讲坛的内容、水准十分关注,当时我想,如果在常州能够亲耳聆听上海等地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那该多好。令人兴奋的是,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图书馆2006年开始推行“龙城讲坛”,每次均安排在周六下午,我将听讲座时发放的全年报告计划精心放好,每次讲座前,关注常州日报、关注常州电视台,每次去图书馆,也总是要看一看预告栏,以此为准,以防讲课时间和内容有调整和变化。

好在今年已经是我研究生三年学习的第六学期,双休日不用上课了,有时间保证准时收听讲座。在报告厅里,我意外地碰到本单位的同事,碰到90年代市图书馆读书小组的成员,当她们给我的纸杯续水的时候,我向她们发出会心的微笑以示谢意,同时,对龙城讲坛能有如此多的知音和热心听众感到兴奋。曾亲眼见到有的报告,如《明荣辱优化形象,重素养成就人生》、《青少年心理的常见问题与指导策略》等等,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过道里、大门边均加满了椅子。对常州日报“延陵语丝”言论栏里有人举龙城讲坛的例子说明观点,自己深有体会。

虽然听众各行各业,有年轻的学生,也有古稀老人,有本市区的也有专程从溧阳赶来的,他们认真听讲,与主持人对话、提问的勇气使我深受教育。

我听龙城讲坛,有我自己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这是一个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场所,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场所,是一个信息交流、知识交流的课堂,是感知社会热点问题的课堂。无论对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论文写作、价值判断、作家创作等等各个方面,均有益处。

自己作为一名公务员,一名党刊编辑,作为市影视家协会会员、市杂文学会会员,把听龙城讲坛的报告作为创作的源泉、学习的课堂,作为观察生活、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

在听讲坛的过程中,主讲人讲的内容,有些是我学过的东西,如《人民币汇率与市民生活》在本科的《国际金融》和《银行货币学》中接触过,但“纸上得来总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听专家讲座,可以复习以前知识,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程度和水平,开阔视野;而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等内容是我多年关注、研究的对象,虽然发表过有关论文,如《提升文化品位,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2005年选录中国社会出版社的《阳湖文萃》一书。但现在听讲座可广征博引,进一步提高。

我要感谢“龙城讲坛”,当我顺利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取得毕业证书时,我常常会想起听讲坛的情景。难怪负责入场登记的同志在每次见到我登记时,总会说一声“你是讲坛的忠实听众”,我的导师在我的论文评语中写到:“该文的作者论文写作态度十分认真,对论文进行了多次修改,且在读研期间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学无止境,终生学习。

看着笔记本中每次听讲坛的记录,我心潮澎湃,写下以上文字作为自己的心情故事。

 

作者:崔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