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由市委宣传部和常州图书馆联合主办的“龙城讲坛”成功举办了9场,上海专家主讲的“青少年教育”、“心理健康”、“人民币汇率”等热点问题引起了常州市民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扩大“龙城讲坛”的影响力、传播城市文明、在图书馆与听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更好地服务于听众,图书馆面向社会展开“我与龙城讲坛”有奖征文活动。活动共收到25篇征文,内容包括读者倾听“龙城讲坛”的收获、心得体会、经历和心情故事等,市委宣传部、常州图书馆组织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了评选。经过评审,《研究文化产业 做讲坛知音》、《我不在听讲座,就在去听讲座的路上》、《如何做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家长》等16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座谈会期间,与会听众畅所欲言,就自己的听讲感受和合理化建议与在座的同志交流,比如市委研究室崔勇同志谈到自己共参加了8次“龙城讲坛”讲座,觉得主持人应把好提问关,对听众的问题进行筛选,把有针对性的和比较普遍的问题提给主讲人;以及讲座的时间安排上能否错开学习日等。溧阳芦荟仙人掌应用研究会的陈江谈自己的听讲感受时说,很感谢龙城讲坛,让市民又有了一个学习的好去处,对普及科技文化知识,了解国内外信息很有帮助,建议讲课内容更贴近市民生活,多关注社会热点、难点,例如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天宁区法院的季卫东发言时谈到由于自己从事政法工作,比较关注青少年犯罪,在听了
听众们你一言,我一语,热烈的会场气氛把冬日的寒意驱逐殆尽,浓浓的听讲情把彼此的距离拉的更近,许多听众因为听讲座而结识进而熟悉,龙城讲坛真正做到了架起听众沟通桥梁。胡部长在总结发言时表示,2006年龙城讲坛有了良好开端,2007年将在好的开局基础上继续做实品牌,让龙城百姓都知道有个龙城讲坛,形成每月听讲的习惯;做强内容,精选讲座主题,更贴近市民生活,更具前瞻性;做大影响,不仅在常州有影响,还要争取做成江苏名牌,图书界的名牌。
通讯员庄琦玲报道
2007.1.4
上一篇:水调歌头 赞龙城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