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常图公众号

常图视频号

常图抖音号

读者服务中心:0519-88100101

常图快讯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 常图快讯

国务院公布、文化部颁发授牌常州市图书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来源:常州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0-12-21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昨天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我市图书馆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被授予标牌,标志着我市古籍保护进入新阶段。

   2007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 2007 2 28 ,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古籍保护工作。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单位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收藏古籍的数量一般在10万册件以上;有古籍专用书库;有专门的古籍保护机构和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有专项古籍保护经费。本次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37家,目前为止,全国共计150家。

 作为我国最早创建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常州图书馆最早成立于光绪年间,至今已106年。现建筑面积为12000�,藏书130多万册,为全国一级图书馆。该馆上世纪70年代开始设立独立古籍部,现古籍书库面积375�,古籍阅览室2个,面积300 �。馆藏古籍8万多册,其中善本3133660册,有67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如明万历年间的国内孤本《毗陵人品记》、元至元六年刻印的《玉海》、清著名藏书家吴翌凤的抄本《松漠见闻》等;地方文献共有8000多册,内容包括:自宋至清的13种地方志,如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宋修《咸淳毗陵志》;家谱目前收藏有67个姓氏、164种、225部、2162册,较有影响的有恽氏家乘、 毗陵庄氏族谱、龙溪盛氏宗谱、常州观庄赵氏支谱、常州唐氏家谱等;常州地方人士著作自晋至清末,有5000多册,如梁萧统的《昭明太子集》、明代唐顺之的《 荆川 先生文集》以及常州学派、常州画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孟河医派等代表人物的著作;此外,名人捐赠自建馆起就成为特色,并设有大量以如盛宣怀、屠寄、徐伯昕等冠名的专、精、珍贵捐赠专藏。

 在古籍保护方面,市图书馆在对馆藏进行考证和编制电子目录基础上,进行完整和系统保护。原生性保护上,为古籍设计了特藏书库,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管道气体灭火系统、烟感报警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和红外防盗报警系统等,并加强对古籍书库的科学规范管理。2010年我市投资600万元对图书馆进行内部设施设备改造,被市政府列入2010年全市60项重点工程,即将完成。再生性保护上,购买《四库全书》等实体书或数字化古籍,部分替代馆藏古籍供读者阅览;加强文献研究,点校出版了《咸淳毗陵志》等,间接减少馆藏古籍的使用频率;建设历史题材数据库,相继完成《常州十大名人数据库》、《常州籍进士数据库》、《常州历史文化古迹数据库》等;从2006年起,市政府每年拨出不少于10万元经费支持实施“记忆常州工程”,对馆藏进行抢救性保护,如以书影或全文数据库的形式提供读者使用;还与社会力量联合成立了“常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和“常州市民俗文化研究会”。

 “十二五”期间,市图书馆还进一步加强馆藏古籍善本的考证鉴定工作,积极申报“珍贵名录”,争取成立“常州市古籍保护中心”,提高常州地区古籍保藏单位的古籍管理水平,加强常州地区古籍普查力度。(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