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常图公众号

常图视频号

常图抖音号

读者服务中心:0519-88100101

常图快讯

您所在的位置: 新闻 > 常图快讯

11月通讯稿

来源:常州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7-12-29

常图讲座《从托勒密到帕尔玛特——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

11月4日的常图讲座是科普类专场,主讲人李峰老师为听众们普及了天文学的相关知识,介绍了人类发展史上认识宇宙的历程。

李老师是常州大学副教授,天体物理学博士,从事星系动力学和活动星系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亚利桑那大学Steward天文台BASS(Beijing-Arizona-Sky-Survey)课题组成员。资深天文爱好者,常州大学天文社指导老师,苏锡常一带天文观测活动发起人之一。

在本次讲座中,李老师按照时间次序,介绍了天文学发展的脉络。随着人类对于科学的不断探索,宇宙这个神秘的领域逐渐清晰起来。李老师分别介绍了四大文明古国的宇宙观以及相关的理论学说。比如古中国的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古代的天文观主要建立在先民们无穷的想象力之上。近代天文学发展的主阵地在欧洲,这时期最重要的天文家包括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人。其中,开普勒提出了开普勒第三定律而成为了天空的立法者。

在前人们用智慧和生命开拓的探索之路上,后继者们在不断前行。今年的10月3日,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引力波探测计划的重要科学家,三人均来自LIGO/VIRGO合作组,以奖励他们在“LIGO探测器以及引力波探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这项发现将是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又一次证明,后者在将近100年前便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的探测也为天文学打开一个新的纪元。

李老师的讲座专业性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现场不管是特意前来的天文爱好者还是老人孩子,都沉浸在这场关于天文的讲座中。

(社工部 徐丹)

 

 

社科专家面对面:《把握新要求 跟上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刚刚落下帷幕,学习十九大的热情才拉开帷幕。11月5日上午,在常州市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的社科专家面对面系列讲座,邀请到了市政协常委、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市社科院院长朱明辉作题为“把握新要求、跟上新时代”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讲座。

朱明辉主席从“十九大大会盛况及主要成果、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三个方面深刻解读了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点围绕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国家之重器、四个自信、四个伟大”等关键词进行了重点深入解读,使全系统干部进一步感触到我国所取得的实在的伟大成果,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新时代职责使命所在。

讲座中,朱明辉主席朱主席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解读了新时代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步伐,为中心同志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义,用国际眼光看待世界局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时代变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帮助。整场报告会运用了大量的实例,生动展示了在新起点上中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探索与实践。

到场的听众包括了普通市民、机关单位人员、大学生等。

(社工部 徐丹)

 

常图讲座:《亲子共舞——跟随孩子的脚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力》

11月25日,是个天气萧瑟的周六,与之相反的是赶来常州图书馆的讲座听众们高涨的热情。本周的常图讲座请到了幼儿教育专家孙淑真老师来谈谈如何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吸引了众多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前来。

孙老师有十六年的幼儿园长、托儿所所长的一线工作经历,拥有二十年的幼儿园蒙特梭利教学咨询顾问经历。她现在担任上海蒙特梭利进修学院AMS蒙特梭利国际讲师,也是蒙特梭利教育机构幼儿园辅导顾问。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使她能更深入而准确地察觉出在亲子成长中的共性问题,也更理解家长们的困惑。所以,在这次的《亲子共舞——跟随孩子的脚步,培养孩子的学习力》讲座中,孙老师通过亲切生动的讲述和演示,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孙老师提到,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每个孩子就展现着不同的特性:有的孩子爱哭,有的却总是笑嘻嘻的;有的动个不停,有的却很安静;有的生活很有规律,有的却不按牌理出牌……,这与生俱来的特性,称为“气质”。 父母两人的基因结合有数千万种型式,生出来的孩子本来就各具特色;再经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孩子们又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反应。 先天与后天的互动之下,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气质”了。面对不同气质的孩子,父母们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特点,再因材施教。在观察了解过程中,父母除了多接受专家学者的意见外,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多体会与孩子间的互动技巧,并适时地修正。

在讲座现场,孙老师通过讲解、观看视屏、现场表演、问答互动等方式吸引了观众们的注意,输出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伴随着家长们不时流露出的微笑。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所有促成本场讲座的人都衷心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社工部 徐丹)

 

龙城讲坛:《清代常州文化》

11月末的常州,银杏飘飞,满城金黄。常州图书馆在秋意盎然的周六迎来了本月的龙城讲坛,众多的文化爱好者和学者相聚图书馆多媒体厅,来赴一场“清代常州文化”之约。

本期讲座的主讲老师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兼任文献部主任,兼常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的叶舟老师。叶老师以明清时代江南地带的社会文化史、城市史、历史文献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现已出版《繁华与喧嚣:清代常州城市社会》、《清代常州文人年表》等关于常州的著作。这次讲座的主题也正是他致力研究的内容之精华。

常州文化自春秋肇兴,经齐梁唐宋,清代达到巅峰,产生了以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等有全国性影响的学术流派。这繁华的背后是积累了千年的文化沉淀。清代常州文化的繁荣,必须要从两千多年前开始说起。春秋吴王第四子季札贤让王位,后受封于延陵,成为常州第一位重要的文化名人,留下了文化中重视道德的基因。齐梁时期,北方文化技术传入吴地,常州作为受齐梁文化影响最深之地,保留了由萧衍等经学家倡导的“用文学研究哲学”的自由学风,也逐渐形成“博通”的文化特色。发展至宋代,以苏轼和杨时为代表的文化人为常州文人带来了理学之风和对于自由崇高理想的追求勇气,这也是常州文化的根基所在。到了明代,常州文化进入成熟期,代表是出现了第一个在文学史上留名的常州籍文人唐顺之,号荆川,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数学家,抗倭英雄,去世后崇祯追谥襄文,他的出现,犹如天幕中闪烁在东南方向的一颗星星,标志着在中国文化的舞台上,常州文化正在展现出其迷人的光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终于到了清代,这个时代中,常州的文化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清代文学史书上,几乎处处都有常州文化的车辙驶过的痕迹。在两百多年里,常州文化也经历了发展、成长、成熟、高峰、衰落、复兴六个时期。这期间出现了许多在当时乃至后世都有重要影响力的文人团体和学术流派。比如在乾隆前期的“黄金时代”,涌现了大批的科举三甲登顶人物,据统计,清代常州地区位列三鼎甲者32人,其中状元12人、榜眼6人、探花14人。清代共开科112次,常州状元占十分之一,清代每10个状元中就有一位常州人。其中的佼佼者,如庄存与也是常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到了清代中后期,虽然受到天平天国战乱影响,因经济衰退导致文化衰落,但是却能在清后期复兴重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寻找新的出路。这时期涌现了许多提倡改革的实业家,如盛宣怀、刘国钧等人。

叶老师总结了常州文化的三大特征:一、力争一流,创新求变;二、融会贯通,兼容并包;三、求真致用,坚守良知。正是对于学术的包容以及对于道德的坚持,刚柔并济地打通了常州的千年“文脉”,涌动着不竭的生机。作为新一代的常州人,我们也更应该效仿前人树立的榜样,思考如何在新的环境里,创造出一个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