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我们在图书馆都会看到很多志愿者的身影。上岗之前,他们都会接受一系列的培训,只有了解图书馆,才能提供更专业的志愿者服务。近日,常州市图书馆外借部组织志愿者们参观了我馆最具神秘色彩的古籍部,使他们对于古籍修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常州市图书馆所藏古籍最早可追溯到元代至元年间,在长时间的流传中,古籍或被虫蛀,或受潮湿,千疮百孔,因此在修复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填补这些破洞。据古籍修复师介绍,此项工作的关键在于“修旧如旧”,力求最大限度呈现古籍原貌,因此对用于修补的纸张和浆糊有着极高的要求,从熬制浆糊到修补破洞,都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的手工活。在专业指导下,志愿者们怀着工匠之心,初次体验了古籍修复工作。
修复师还向志愿者们讲解了古代的雕版印刷。和我们熟知的活字印刷不同的是,雕版印刷需要在整块木板上进行反向雕刻,由于印刷的成本高,工作量大,能够印刷出来的书籍也是极其有限、珍贵的。志愿者们深有感触,一方面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勤劳,另一方面也体会到现代印刷技术给我们带来的阅读便利。
短短的一个下午,志愿者们认真聆听讲解,积极动手体验,了解到了平时不容易接触到的领域知识,相信此次活动一定会使他们受益匪浅。 (外借部)
下一篇:龙城讲坛:民国传奇——陆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