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随着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西墅村美丽乡村示范项目揭牌和美丽乡村开园仪式落下帷幕,入驻西墅村大学生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常州市首家美丽乡村“秋白书苑”也掀开了“面纱”,正式与当地村民们见面。至此,常州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辐射范围突破至中心馆50公里,常州市图书“通借通还”的疆域得以拓展至前所未有的广度,标志着常州市推动文旅融合进乡村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新成绩,常州美丽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迎来了智慧“蝶变”。
“没想到这栋房子竟然就是秋白书苑。”村民许女士听说自己村上今天新开了家“秋白书苑”,刚刚吃完午饭,来不及收拾碗筷,便急忙随着人群赶过来看稀奇。她原本以为又是个高大上的新鲜事物,没想到外观竟与周围的村舍民居别无二致。事实上,除了外观,一踏进秋白书苑,市民朋友们便被更加浓烈的西墅村文化符号所包围:富强陶艺、湟里牛肉、西墅米酒、西墅红茶……目前,常州市按照“先行试点、示范带动、全市推进”的策略,形成了成熟的“秋白书苑”建设模式,确保“秋白书苑”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其中又以注重差异化探索为最亮点,打好了“本地化”这张牌。
绕过秋白书苑(西墅村)的影壁,映入眼帘的是“乡村振兴·云课堂”和主体阅读区。给钱、给物,不如给技术。常州市通过“秋白书苑”线上与线下资源相结合,为美丽乡村输送文化营养:线上支撑数字农村建设,把技术培训、信息技能教程搬到“云”上,利用“云课堂”让村民及时、便捷地了解最新国家政策、病虫防治、农作物栽培、农产品营销等知识;线下则以书籍为纽带,根据村民实际需求,定期、定量通过图书馆信息检索,把能够驱动创新与加速转型的专业书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娱小说通过流动服务车输送到西墅村,打通了文化强村的“源头活水”,为常州市今后村旅携手共建提供了范例与样板。
“我们工作站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得到常州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在此成立了常州首家在美丽乡村开设的‘秋白书苑’,为我们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文化支撑。‘秋白书苑’是常州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品牌,今天入驻美丽乡村,助力大学生乡村振兴工作站,让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红色基因、书香基因扎根乡村,既能丰富和提升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是为大学生振兴乡村提供重要的资源服务,此举让我们工作站的全体成员感到极大的鼓舞。我们坚信,有秋白精神的引领,有书香的浸润,有工作站的努力,我们西墅人会更智慧,西墅村会更美丽。”西墅村大学生乡村振兴工作站志愿者、南京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研究生徐宇曦告诉记者。
秋白书苑是常州市委、市政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供给的品牌行动,是探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引入社会力量运营模式,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无线射频技术,以图书阅读为基础功能,实现智能化、一站式服务的智能化阅读综合体,集教育性、公益性、休闲性于一身,为百姓就近提供的高品质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常州市在全面铺开“秋白书苑”建设时,牢牢抓住网络体系编织、品质化管理以及服务功能融合三个重点,追求“精工制造”,填空白、补短板、提质量;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奥体中心、环保能源中心等各类场所联动,“环肥燕瘦,各有所长”,聚焦特色,把文化因子注入当地优势资源,转化成大有裨益的精品资源,实实在在做大、做强了一批书苑示范点,为实现引领风尚、教育社会、服务人民的美好愿景提供了常州的解决之道。目前,“秋白书苑”作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已纳入正在编制的《常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