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常图公众号

常图视频号

常图抖音号

读者服务中心:0519-88100101

十大名人资料库

您所在的位置: 资源 > 地方文化 > 文史资料 > 十大名人资料库

奋发图强的青少年时代【李公仆】

来源:常州市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9-11-29

   武进市湖塘镇古方村,是个李姓聚居的村落。据《李氏宗谱》记裁,武进李氏第一世文徽,号琴轩,唐中和四年(884年)甲辰进士,常州晋陵丞,迁居古方村的始祖,是二十世李丕显。至三十五世家学增,家境中落,在衙门设在镇江的常镇道尹沈敦兰处做“家人”(仆役)。李学增忠勤耿介,深得主人赏识和器重。清光绪八年(1882年),沈敦兰告老辞官,择定淮安作为优游林下的寄居地。李学增也跟随主人到了淮安,并聚淮安程氏为后妻。
    李公朴谱名永祥,字晋祥,是李学增的第四个儿子,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七日(1902年11月26日)为程氏所生。他少年初通文字后,认为“富贵荣华,隆盛康祥”等都是封建词汇,于是他把三哥永康改名为“公愚”,把自己的名字永祥改为“公朴”,自取号“朴如”。朴者仆也,用富有时代意义的名字展示抱负、志向,是李公朴从小就有的思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给自己女儿取名“国男”,男与难谐音,希望女儿长大之后像男儿那样效命国家;又给儿子取名“国友”,友与忧谐音,要儿子为国担忧,希望子女牢记国家多难多忧之秋。李公朴从小立志要公朴一样,终生为人怕甘苦操劳。据村上老人回忆,李公朴小时候是村上有名的“孩子王”,天真顽皮。翻墙越沟,爬树嬉水,具有天生的组织能力,村上的孩子整天跟着他溜转。
    李公朴的父母早亡,家境贫寒,从小由他的三哥李公愚抚养,8岁始读私塾。13岁时,李公朴离开私塾,随三哥在镇江合兴盛五洋商店当徒工。头二年,每月只得“月规钱”两角,最后一年,每月才有一块钱收入,给老板跑腿、做饭、扫地、倒马桶。李公朴经历了社会底层生活,广泛接触了各行各业劳动人民,初步接受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学徒期间,李公朴结识了一批爱国青年,常相议论国家大事,对鸦片战争、甲午之役、戊戌变法、武昌起义等近历史事件尤感兴趣。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他受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在镇江组织爱国团体,参加红五月抵制日货运动。一日深夜,奸商与官府勾结,把日货商标换成国货商标冒充国货,公朴发现后义愤填膺,在报刊上以“长啸”的笔名进行揭发。老板气急败坏,解雇了李公朴,并恶狠狠地把他的铺盖丢出门外,说:“你去长啸吧,我要让你长哭!”李公朴一面卷着铺盖,一面朗诵着他从旧诗书中学来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日来相照。”并大声对老板说:“长哭的不是我,而是爷爷他们,我一定要笑,就是要长笑!”李公朴放声大笑,扬长而去,时年17岁。三年半的学徒生涯,在他幼嫩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李公朴失业之后,三哥的家境更为艰难。他渴求知识,考入镇江润州中学。冬天,没有棉衣,他早晨跑步到学校上课;中午带点冷饭用热水泡泡罗卜干下饭。他早起晚睡,从不缺课。有一天深夜,三哥见他使劲地掐自己的大腿,显然他看书已十分疲倦了,在用古人“悬梁刺股”的办法激励自己,很是感动。他对三哥说:“我们虽家境贫寒,但学业上不能贫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我一天要当十天过啊!”在润州中学,李公朴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润州中学毕业后,李公朴考入武昌文华大学附中。这是一所美国教会学校,由于校医无理虐待学生,引起同学的公愤,酿成学潮,校方开除了100多名学生。李公朴是学生代表,也是开除名单之列。尔后,李公朴辗转到上海沪江大学附中,不久升入沪江大学。沪江大学也是一所教会学校,学费昂贵,他一面在图书馆工作,一面坚持学业。
    1925年5月15日,日本资本家枪杀了日商纱厂工人顾正红。这一事件激怒了上海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5月30日,3000多名学生组成几十个演讲队,愤怒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在南京路遭到帝国主义巡捕的残酷镇压。在这惨案引发的五卅运动中,李公朴积极参加学生的罢课、游行和演讲,代表沪江大学参加上海学联,并任工人科长,同时加入国民党。有一次,他和几个同学在小西门散发传单,军阀孙传芳的警察赶来捉人,他机智地躲进厕所,逃过了敌人的魔爪。他经常带领同学在沪宁线一带活动,爱国立场坚定,观点鲜明,谈笑风生,妙语联珠,在青年学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五卅运动的洗炼,李公朴认识到,赤手空拳决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互相勾结的黑暗统治。此时,广州革命政府经过两次东征,统一广东全省;广西李宗仁等也表示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广东革命形势 发展和两广的统一,为武装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创造了条件。1926年,李公朴读完大学一年级,毅然抛开书本,南下广东,参加了北伐战争。
    李公朴在国民革命军东路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工作。他身着戎装,神采奕奕,经常在群众大会上宣讲打倒帝国主义、取缔不平等条约和收回租界。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声中,李公朴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学生张曼筠相识。张曼筠是上海著名画家张筱楼的次女,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两人产生了爱慕之情。
    北伐军所向披靡,经福建、浙江,1927年3月胜利进抵上海,此时李公朴天真地认为,只要革命在上海稍事休整,打破了他的美好幻想。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和政治部主任陈群,在蒋介石的策划指挥下,把枪口对准了革命人民,无数工人群众和共产党人成为国民党新军阀和流氓黑帮刀下的牺牲品。5月间,李公朴奉命以党政特派员的名义至常州一带工作。当时常州和沪宁线各城市一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当地的工会和工人纠察队被砸,工人领袖、总工会委员长王寿生等许多同志被抓。其后不久,又发生了国民党左派人士吴中一被诬害事件。吴中一是1925年与恽长安(恽逸群)一起加入国民党的,后来是上海著名的《立报》负责人,国民党右派指控他为“共党”,要求将他清洗究办。这时李公朴不禁产生了疑问:一位左派人士为什么被指控为“共党”?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被清洗?他耳闻目睹那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左派人士倒在血泊中,其中有许多是他的同乡、同学和并肩作战的战友。而一些大大小小的旧军阀,此时却摇身一变,成了“依靠力量”。他痛心疾首,开始对“清党”产生怀疑和不满。6月间,他奉调回沪。一天,政治部的一个勤务兵提着一包共产党的宣传品来到李大钊的住处,悄悄告诉李公仆说这包东西是上司命令我拿来塞在你床下的。原来,上司已觉察到李公朴对“清党”不满,但又抓不到把柄,企图栽赃陷害。李公朴清醒了,在自己周围竟是这样一批卑鄙的家伙。他认为这次“革命”是以北伐开始,而以自伐告终,愤然离开了反动营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