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资源 > 地方文化 > 文史资料 > 十大名人资料库
1989年6月4日,中国首都北京爆发了一场政治风暴,人们把它称作“六四事件”,刘海粟夫妇就是“六四”这天乘飞机离开上海飞香港,应邀赴德国访问,举办早就计划中的个人作品展览的。6月5日,他们从香港飞法兰克福,当天抵达科隆。 6月9日,他的画展在科隆市德累斯顿银行大厦举行,展出他十上黄山的优秀作品100多幅.画展结束后,他重访瑞士,应邀在日内瓦举行的华人学会第五届年会上讲演《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参观了日内瓦核能中心,重游了洛桑、孟脱米和莱梦湖。不久,他应美国加州前国务卿余江月桂女士的邀请,去美国访问,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1989年12月27日,他应台湾董氏基金会的邀请,以大陆杰出人士身份,偕夫人从美国洛杉矶飞抵台湾,参观访问,出席由董氏基金会和台湾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上海美专师生联合画展”,引起举世注目,成了各种媒体追踪报导的热点。第二天,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去慈湖奠谒蒋介石的陵寝,因突然从有暖气的汽车里出来,进入肃穆阴冷的陵墓,鼻腔突然受到飕飕冷风的袭击,其痒难忍,一个喷涕就要“阿嚏”一声而出,为了对死者表示礼貌,也为了文明,他只得立即用毛巾帕子捂住鼻子,免得喷涕发生。记者拍下了这个镜头,刊在报端。
展览会于1990年元旦在台湾历史博物馆开幕。展品共105件,其中中国画79件,油画21件,书法5件。他的作品陈列在二三楼,学生20人每人一件作品,陈列在地下室。开幕典礼隆重热烈,出席开幕式的文艺界、绘画界人士如涛如潮。历史博物馆赠他荣誉金章一枚,推崇他对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与创新的贡献。董氏基金会赠他镌有“中华之光”双风奖座一座。美专校友感谢恩师的教诲,赠他奖牌一座。他面对热情的人潮,都有些招架不住了。台湾大小报纸都作了追踪报导,说好说坏的都有。《书画家》为其出了专集,刊了他十幅作品和两篇长文《中国第一个模特儿和艺术叛徒刘海粟》、《艺术叛徒刘海粟》。反响热烈。台湾历史博物馆将其全部展品结集出版了大型的《刘海粟书画集》。
在台期间,出席了《中国时报》安排的别开生面的聚会,会见了和他相识在本世纪之初的99岁的摄影大师郎静山,94岁的绘画大师黄君璧。在博物馆负责人的陪同下,探访了张大干的故居摩耶精舍。当记者问他,“张大师有这么美的别墅,您在大陆有吗?’他回答说:“有!有很多。大陆上所有的高级宾馆都是我的别墅。我愿意住在哪里就住在那里。而且各地都争着要我们去住,住还住不过来。”并在严道和黄君壁的陪同下,去到座落在外双溪的中山博物馆参观,观看到了他思念已久的《富春山居图卷》。4月19日他离开台湾,飞抵洛杉矶,回到他借住的蒙特娄公园寓所。此次台湾之行,又引起子一场误会,那张被记者拍下的捂着毛巾的照片,被说成他在陵前痛哭流涕。
刘海粟旅居美国期间,力促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受到华人和美国人民的推重,加州和河滨市授予他荣誉公民称号,成立了刘海粟国际文化基金会,筹设了刘海粟奖学金,把每年3月16日他生日那天,定为“南加州刘海粟日”,每年这天颁发刘海粟奖学金。
1991年3月21日,他偕夫人到香港,住在幼女刘蟾家里。3月26日,香港大学颁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港大拟为其建筑一座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刘海粟中国现代美术馆”,他捐赠了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80幅,包括中国画60幅,书法l幅,油画19幅,其中40幅由夏伊乔借出,供长期陈列。美术馆定于1994年建成。与此同时,他的家乡常州市人民政府也在筹建他的美术馆。在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关怀下,一座现代化的“刘海粟美术馆”正在上海虹桥开发区兴建。刘海粟从20多份招标设计图中挑中了一位20岁青年建筑师的作品。1994年2月28日,他从香港飞抵上海,回到了相别近五年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