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资源 > 地方文化 > 文史资料 > 十大名人资料库
背景画传习所位于上海八仙桥。刘海粟刚进去时,还觉得新鲜,但很快就对那种先生画,学生摹的死板教学方法失去了兴趣。有次临摹老师画的一条马路,两边有树木房屋,他却画得比老师的样本还要好,受到了老师周湘的表扬。但这种乏味的课程不能让他满足,他就如饥似渴地去找书读。在大上海,他能找到很多使他迷醉的课外书籍,蔡元培的《中国伦理学史》,使他受到了很大震动。他对书中论述的有关黄宗羲、王夫之的反君权思想和俞正燮、戴东原的女权意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发生共鸣。他还读了《法兰西革命史》、《圣女贞德传》、《罗兰夫人传》和林纾译的外国文学名著。他从这些著作中吸取了丰富的民主主义思想营养,对他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大上海,他开始接触到西画艺术,常和他的同学也是他的盟兄乌始光到外滩的普鲁华、别芨、伊文思等外文书店去看画册。他对西方绘画大师们的杰作倾慕不已。他节衣缩食,省钱购买了伦勃朗、达芬奇、戈雅和委拉士贵支的画册,回来没日没夜地临摹。市面上买不到油画颜料,他就开动脑筋,用亚麻油调制色粉来取代;买不到油画布,就在木框上钉上白细布,再涂上胶水来代替。画得如痴如醉,乐不知疲。虽然只在上海绘画传习所学了半年,但他得到了启蒙,开阔了视野,也是他向艺术人生迈出的第一步。
海粟回到家乡常州,在姑父和表兄的支持下,开办了图画传习所。学生皆系族中姐妹,他一边给他们进行绘画启蒙教育,带领她们临画写生,相互评画和读画论。 一边自我刻苦学习,提高很快。在这群女孩子中,海粟独钟他的表妹杨守玉,她是她们中最聪颖、最秀丽的一个。她小他一岁。她是他姑妈的女儿。自他母亲故去后,姑妈出于对家无主妇的哥哥的关心和对无母侄儿的爱怜,带着女儿回来帮助他们料理家务。他们自幼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心里互相爱慕,彼此虽未道破,但心中都暗暗许下誓言,他非她不娶,她非他不嫁。他们的父母也认为他们是天生的一对。洪淑宜在世时还暗下请算命先生为他们合过时辰八字,可人世间的许多美好姻缘往往就断送在这些算命先生手中。一句八字相克,就宣判了他们爱情的死刑。海粟16岁那年,他父亲为他娶了丹阳富商的女儿林佳。1981年1月11日香港《明报周刊》刊发了篇《刘海粟谈他的初恋》一文,他是这样说的:“我从小就和表妹相爱,曾经告诉姐姐,如果不能和表妹结婚,我将终生不娶。姐姐很疼我,拍胸说,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成全你们。”“十六岁那年,父亲为我娶亲,洞房花烛夜,才发现新娘不是表妹,是一位林姓姑娘,我伤心极了,不肯睡,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红梅,想表妹,流泪,直到天边展露鱼肚白。新娘实在忍不住了,从一个绣荷包里掏出一串钥匙,放在妆台上,她以为我嫌她妆奁不丰富。我说,不必,这些东西是你的。说完就跑出去,冲进父亲房里,在他脚边睡下。父亲大吃一惊,问什么事,我说没有什么事。后来我向姐姐兴师问罪,她说我和表妹的八字冲克不能结婚。这是封建时代的悲剧”。“我整月不肯和新娘同房,父亲也无可奈何。在叔伯苦劝下,陪同新娘满月回门,我被囚禁在林家书房里足足一个月,书房很大,有两个鸦片铺,林家的少爷、姑爷们就躺在那里抽鸦片烟。我痛恨抽鸦片烟,便读架上的书,不久父亲来探望我,我满腹委屈,抱头痛哭,要求离开家乡,去日本留学。父亲内心极矛盾,既不想我走得太远,又怕我太抑郁,不许我去东洋,给了我几卷龙洋,只准我去上海。”有关海粟的第一次婚姻有好几种传说,此处所引,出自他自己之口,应该是最为准确的一说了。
上一篇:十七岁的校长【刘海粟】
下一篇:童年【刘海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