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资源 > 地方文化 > 文史资料 > 常州现代名人库
徐 新 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1930年生,常州人。父亲徐元谟为常州名医,早年就读于常州鉴明中学。1949年4月常州解放后参加军管会文工团,1952年调苏南行署文工团工作,有一次排演节目指挥不在,主动请缨被认可,从此开始指挥生涯。同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56年转到该院新建立的指挥系学习,师从苏联专家巴拉晓夫,系统学习18到20世纪各个不同时期流派的中外作品,并与郑小瑛、俞峰等著名指挥家为同学。1958年毕业于后留校任教,任该院红领巾管弦乐团指挥,1972年第二次参军,经周恩来总理特批,调入总政歌舞团任艺术指导,录制、指挥《闪闪的红星》、《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电影中的主题歌。1977年中央音乐学院恢复招生考试想调回学校任教,可部队不愿放走人才,最后达成协议,既任总政歌舞团艺术指导,又到该院兼课,并于1988年~1992年任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成了“军地两用人才”,被戏称为“一仆二主”。在这期间,担任了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意大利歌剧《托斯卡》等许多大型歌剧、舞剧和大型交响乐的指挥,并指挥录制许多影视音乐与唱片,如《大决战》、《蒋筑英》等。尤其是革命历史巨片《大决战》,为力求使音乐节奏在反映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中起伏跌宕、旋律曲折委婉、雄壮激昂,他大胆探索,反复演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好地突出了电影的主题旋律。培养的学生,如水蓝(获法国第37届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第二名)、王进(新加坡国家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李心草(获首届全国指挥第一名)等,均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闪烁着光彩。1992年从总政离休和1996年从中央音乐学院退休后,又被北大附中管乐团、北师大附中弦乐队、广州乐团、浙江管弦乐团、兰州歌剧院交响乐团等聘为客席指挥,忙忙碌碌地奔波于全国各地指挥着一场场音乐会,用挥不尽的激情,洗涤陶冶着人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