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常图公众号

常图视频号

常图抖音号

读者服务中心:0519-88100101

常州现代名人库

您所在的位置: 资源 > 地方文化 > 文史资料 > 常州现代名人库

奚国金

来源:常州市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9-12-04

奚国金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7月22日生于常州三井长沟村奚家塘。早年就读于常州市第三初中。1960年常州市二中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后,曾在山西大同师范、红卫一中任教。1976年调山西地震局大同地震台从事地震科研工作。1978年,参加“文化大革命”后首次研究生考试,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研究方向为人类环境变迁。从研究生期间起,即立志揭开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罗布泊迁移之谜,并在俄罗斯、德国、日本、瑞典、美国、英国及俄罗斯学者研究“罗布泊”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先后多次赴新疆实地考察,并采用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科技、考古、分析地貌和沉积物研究手段,结合古文献、古地图等资料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论证,求证出在世界的干旱区,一些湖泊具有迁移的特性,从而推论出罗布泊是干旱区的一个典型的具有迁移特征的荒漠湖泊。1981年发表毕业论文《罗布泊迁移过程中一个关键湖群的发展及其相关问题》,对罗布泊的地理特征作了全新的界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入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年继续从事罗布泊研究,先后发表《罗布泊迁移过程及其研究的新发现》等数十篇论文。这些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中外学界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日报》、《文汇报》、《侨报》、《�望》周刊均刊文,作详细报道。10多年来多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考察,并运用新技术研究手段分析了有关历史文献。他在故宫馆藏中发现了有关罗布泊的历史地图,从不同角度确证罗布泊曾存在于“英苏――阿拉干一带,为罗布泊迁移的‘中间过程’提供了无可怀疑的论据。”曾三次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2月应第34届亚洲及北非洲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秘书长之邀,赴香港参加会议,宣读《罗布泊迁移过程及其争论的历史评价》论文。创意策划非官方形式的迎接香港回归活动。经国务院同意,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历史博物馆西门回廊和深圳罗湖桥东侧的“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分别于1994年12月19日(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署十周年纪念日)和1995年7月1日揭幕。1998年12月20日又竖起“澳门回归倒计时牌”。现任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投资环境学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并任《中国社会报?中华城市专利》名誉主编、《中国国情报告》编篡委员会执行副总编。有科学自传专著《罗布泊之谜》(1999年出版,已第2次印刷)。现正在撰写罗布泊迁移问题的研究专著。

上一篇:殷梅芳

下一篇:奚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