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活动 > 专题活动 > 国际友城会客厅 > 友城介绍
高槻市地处大阪平原的东北部,位于大阪和京都之间。北部是与北摄山脉相连的山地和丘陵,南部是芥川和桧尾川流入形成的平原,从琵琶湖流向大阪湾的淀川是高槻市南部的分界限。高槻地形多变,曾是淀川与山阳道(后为国道171号线)水陆两大交通的要冲,历史悠久。
人口349109人(截止至2022年3月末),面积105.29平方公里。市花溲疏,又名“卯花”,群生在高槻市历史遗迹玉川里。玉川里古代曾是日本六大玉川之一的摄津国玉川,以溲疏和赏月胜地而闻名。随着平安时代和歌的盛行,玉川里在和歌中常被吟颂。市树榉树,古名也叫“槻树”,据说室町时代(1390年前后)这里曾种植了很大的槻树,高达60米,因它枝繁叶茂,白日遮荫,因此地名也由“高月”改成了“高槻”。
自弥生时代以来,人民勤劳耕作,生活富庶,该地成为三岛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对后世影响深远。弁天山发现了三岛地区的第一座王墓,被推测为继体天皇陵的“今城塚古坟”亦建于此。
进入战国时期,驿站芥川和城下町高槻成为战场,寺内町富田彻底消失。不过这些城镇最先得到复兴,三好长庆进入芥川城后,区域政治中心暂时转移到高槻。织丰时代,这里出现过基督教大名高山右近,到了江户时代,高槻城作为德川幕府的重要据点,发展成为近代城池模样,城下町繁荣昌盛。此外,芥川宿建设成陆上交通的驿站,富田则发展成以酿酒为中心的工商业城市。
明治、大正时代后,1931年1月三岛郡高槻町、芥川町、清水村等5个町村合并,成立了新的高槻町,1943年1月1日,大阪府内第9个城市——高槻市诞生。当时是一座田园风景秀丽,悠闲宁静的小镇。1948年1月合并了阿武野村,1950年又合并了五领村。之后开展招商活动,吸引工厂入驻,1954年开通了大阪府卫星城市中唯一的市营公交。
1955年高槻市迎来了大发展,4月合并了三箇牧村,1956年9月合并富田町,1958年4月又合并了京都府南桑田郡,形成了现在的城市区域。因国铁(JR)的快速列车设有高槻站,极大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便利。现代化工厂规模扩大,工业繁荣,住房建设更加活跃,高槻市一改往日的田园风光,成为大阪和京都的“睡城”。尤其是1965年后人口迅速增长,1969年达到了20万,1973年突破了30万。2003年4月1日,高槻市升格为中核市。
1971年11月与岛根县匹见町(2004年11月1日与益田市合并,现为“益田市匹见町”)、1979年1月与菲律宾马尼拉市、1991年11月与澳大利亚图文巴市、1993年1月与福井县三方町(2005年3月31日与上中町合并,现为“若狭町”)缔结为姐妹城市。1987年3月与中国常州市结为友好城市,通过互访不断推进两市政府和市民的友好往来。